|
二八现象
巴莱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有些地方也译为“帕累托定律”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帕累托)发现的。
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流传最广的一句说法是:“80%的收入来源于20%的客户.”也称为20/80法则。
我国股市常说的二八现象其实 就是20%的股票涨,80%的股票跌或不涨。
在调整市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在上涨,而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下跌。而我们许多投资者一直忙忙碌碌,频繁地进进出出,一年到头不但弄得身心疲惫,且亏损累累,真是费力不讨好。真正的高手在这种市道中大量的时间都在休息,耐心地等待,待到机会出现时就动若脱兔,并一刀见血,决不拖泥带水。几个回合下来后,就取得了可观的收益。这样不但轻松自如,取得了不菲收益的同时,还享受了股市赚钱的乐趣。
沪深股市十三年来,每年都有一次赚钱的机会 (即使在1993年大盘指数跌去80%的情况下,也出现过一次大反弹),只是机会大小不同罢了。为什么仍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亏钱呢?就是对进出的时间把握得不好。在赚了钱后,不把利润锁定,在大盘见顶时还在频频出手,结果要么在大盘的下跌中被深套了,要么在不断割肉的过程中亏损加剧了。当其彻底弄坏了心态, 胆子变小而不敢再贸然出手的时候大行情却来了,他却踏空了。这种恶性循环就是很多失败者的普遍特点。
股市中的二八定律及应用法则:
股市中有80%的投资者只想着怎么赚钱,仅有20%的投资者考虑到赔钱时的应变策略。但结果是只有那20%投资者能长期盈利,而80%投资者却常常赔钱。
20%赚钱的人掌握了市场中80%正确的有价值信息,而80%赔钱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用心收集资讯,只是通过股评或电视掌握20%的信息。
当80%人看好后市时,股市已接近短期头部,当80%人看空后市时,股市已接近短期底部。只有20%的人可以做到铲底逃顶,80%人是在股价处于半山腰时买卖的。
券商的80%佣金是来自于20%短线客的交易,股民的80%收益却来自于20%的交易次数。因此,除非有娴熟的短线投资技巧,否则不要去贸然参与短线交易。
只占市场20%的大盘指标股对指数的升降起到80%作用,在研判大盘走向时,要密切关注这些指标股的表现。
一轮行情只有20%的个股能成为黑马,80%个股会随大盘起伏。80%投资者会和黑马失之交臂,但仅20%的投资者与黑马有一面之缘,能够真正骑稳黑马的更是少之又少。
有80%投资利润来自于20%的投资个股,其余20%投资利润来自于80%的投资个股。投资收益有80%来自于20%笔交易,其余80%笔交易只能带来20%的利润。所以,投资者需要用80%的资金和精力关注于其中最关键的20%的投资个股和20%的交易。
股市中20%的机构和大户占有80%的主流资金,80%的散户占有20%资金,所以,投资者只有把握住主流资金的动向,才能稳定获利。
成功的投资者用80%时间学习研究,用20%时间实际操作。失败的投资者用80%时间实盘操作,用20%时间后悔。
股价在80%的时间内是处于量变状态的,仅在20%的时间内是处于质变状态。成功的投资者用20%时间参与股价质变的过程,用80%时间休息,失败的投资者用80%时间参与股价量变的过程,用20%时间休息。
股市二八现象面面观
元一
截至10月25日,上证指数收报5562点,标志2007年以来的涨幅为107.9%。更有甚者,深成指从2006年的6647点涨到10月25日的18175点,涨幅高达173%。这几乎超出了所有投资者的意料。然而,让人更加难以意料的是,在指数大踏步前进的同时,许多股票回到了今年四月、乃至年初的价位。今年1、2月,上证指数的平均价位为2800点上下,四月中旬之前也没有超过3500点。这就是说,许多股票不仅没有同步上涨,而且走上了回头路,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二八现象”的真相。
“二八现象”概述的数量界限并不严格、清晰,具体所指也不固定。也有人用“一九现象”表达同样的意思。为了避免语义上的混乱,笔者将它们等而视之,其核心是指少数股票的上涨与大多数股票的边缘化共存这样一种现象。当然,这些少数股票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诸如分属金融地产、能源资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的龙头企业,而且权重大,业绩不差,兼有伴随宏观经济发展而固有的想象空间。以此为标准,其余的股票统统被打入另类。
少数股票大幅上涨也不是平白无故的。其一是业绩。据统计,2007年中期,沪深共1518家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885.18亿元、净利润3716.41亿元。其中,前151家和后1367家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30.26亿元和9354.92亿元,占总数的74.64%和25.36%;分别实现净利润3009.15亿元和707.26亿元,占总数的80.97%和19.03%。假设上市公司下半年盈利状况与上半年相同,那么,当前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就是51.92倍。其中,151家和1367家当前市盈率就分别是42.05倍和65.73倍。照此来看,这些少数股的估值并不过分,甚至还有上涨空间。
其二,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国内投资持续增长,主要行业的盈利状况明显改善,从而推动上市企业盈利加速增长,尤其是处于龙头地位的具有垄断优势企业。2007年,招商银行(23.86,0.18,0.76%)、深发展盈利增长都可能在1倍以上。A股市场的大牛市使中信证券(24.03,-0.29,-1.19%)、海通证券(24.33,-0.13,-0.53%)、宏源证券(17.10,0.05,0.29%)等公司的业绩出现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中国人寿(26.34,-0.58,-2.15%)和中国平安(43.00,0.08,0.19%)的业绩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又给少数股价格的腾飞增添了想象的翅膀。
其三,H股的回归不断壮大权重蓝筹股的队伍,每每挑逗市场的神经。每一次回归都会进一步强化蓝筹股优势,强化投资者的蓝筹思维。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推波助澜使蓝筹股行情的演绎真实而具体。尤其是因股指期货预期而对权重蓝筹股的追逐更助长了趋势的分化。就上证指数而言,前四 大权重股分别为工商银行(5.01,-0.04,-0.79%)、中国银行(4.09,0.01,0.25%)、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为了保障自己的话语权,基金无论新旧、大小,都要配置这些权重股,而新发行的蓝筹股毫无疑问成为追逐、瓜分的对象。
有了这些“杀手锏”,权重股、权重蓝筹股不仅股价飞涨,而且还博得了“价值投资”的好名声,可谓名利双收。这是目前格局下的必然结果。与此相对应,被打入另类的就只能倒霉认栽。
权重股、蓝筹股的崛起有其合理的一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最新排名显示,前20强中,中国公司占有7席,其中中国石油超过美国通用电器排名第二。中国公司进入排行榜的都是能源、金融、电信领域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这是未曾有过的事情,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但这与权重股、蓝筹股的具体行情走势是两码事,尽管两者之间虽然有关系,有牵连。
比如说,蓝筹股讲稳健,将回报,讲价值投资。上述最新排名显示,上榜第一名的美国埃克森—美孚的市盈率只有13倍,俄罗斯的一家上榜公司市盈率不到11倍,而中国石油的市盈率为23倍,中国移动为43倍,中国人寿是66倍。如果按照价值投资理念,国内权重股、蓝筹股的估值肯定是高了。至于稳健性、成长性、持续性、乃至回报,至少到目前为止还处在有待检验的地步,没有成规成矩。因此,说到底,权重股、蓝筹股的炒作仍然脱不了“讲故事”的干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