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之家

快捷导航

资讯首页

现货黄金

外汇入门

理财规划

黄金平台

黄金论坛

石油论坛

金融百科

在线投稿

论坛首页

股票入门

理财小知识

家庭理财

名家专栏

白银论坛

外汇论坛

问题解答

在线客服

查看: 1426|回复: 0

P2P从业者都被这几句话骗过

[复制链接]

54

主题

2

推广币

5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手入门

Rank: 3Rank: 3

积分
270
发表于 2015-12-8 17: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以2007年作为诞生之年的话,P2P这一新兴行业在国内诞生其实已经过去了8年;如果以2013年作为爆发元年的话,P2P行业也被广大理财者认知超过了2年。但数年来,P2P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行业,上至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下至平台运营细枝末节,大家都各有观点,谁也不服谁。笔者今天就在此谈谈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营销成本会拖垮平台?
  大概是从去年开始,行业关于营销泡沫的舆论风向很高,大家也确实可以从SEM或者其他营销渠道判断出平台的获客成本确实是大幅上涨了。这就导致某些言论,称“过高营销成本将拖死P2P平台”。
  然而笔者却不认同这一观点。事实上,在行业未受到监管前,最有可能拖垮平台的是道德风险,其次是风控层面带来的风险;而在监管落地落实后,拖垮平台最大的原因可能是风控风险。营销成本作为一种比较容易控制的支出,实际上连和前二者并列的机会都没有。
  道德风险不用多说,今年上半年崩盘或跑路的平台,80%以上都是打着捞快钱的目的来浑水摸鱼的。在道德自律不严的情况下,自融、发假标都能成为捞快钱的手段,但这一玩法不能持续,所以平台也玩不了多久,必然倒闭或者跑路,我们把这类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底线的风险都归结于道德层面的风险。
  而实现监管后,行业门槛提升,因道德风险倒闭的平台必然减少。且随着时间的拖延,诸多平台在风控层面的风险暴露且被放大,极有可能成为下一波平台倒闭的首要原因。平台坏账率居高不下,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投资人的积极性必然大打折扣,就算以后没有垫付和刚兑的问题,平台也难以再吸引投资人,无法正常运行下去。至于如何提高风控水平,属于后话,这里不做多说。
  但不管如何,营销成本其实都是可控的,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玩法。营销预算足够的平台可能更喜欢打品牌广告,烧钱推搜索推广,而可动用资金较少预算较低的平台,则可以利用资源互换、SEO推广等方式选择精准目标人群细耕,或者挑选好的话题和传播渠道,实际上ROI也不难提升。营销费用是一项就算不知道效果也可以知晓总体成本的支出,所以只要不刻意去烧钱,在当前行业营销泡沫逐渐冷却,投资人资源仍大有可挖的背景下,根本不会成为拖垮平台的真凶,甚至不会成为太大的负担。
  资金托管真能提升风控水平?
  尽管指导意见强调要实现第三方资金存管,但实际上资金存管或托管也并非是万能的。
  鉴于当前行业的社会印象,以及此前指导意见的出台,资金托管更多的是表明一种态度:咱平台是不怕监督,欢迎监管的。这一本质在于利用存(托)管渠道对平台的增信,从而达到提升投资人对平台的可信度,这是平台的首要目的。其次才是银监会想打到的目的——杜绝资金池。
  笔者这里相对大家说的是,就算实现了第三方支付或者银行的资金托管,也并不能直接提升平台的风控水平。
  众所周知,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实现托管也并不意味着它们会对平台的风控负责,如果是居心叵测的平台,照样可以通过发假标等手段轻而易举的卷走投资人的血汗钱——因为这和资金池并没有什么关联性,托管或存管都是起不到任何监督作用的。
  不过第三方托管并非是然并卵的东西,平台花更高的成本实现资金托管,自然也是有意义的。如果平台存在资金池或者自融现象,资产和项目难以一一对应上,实现资金托管的难度会增大很多,这也可以加速P2P平台问题的暴露。而资金池也确实在客观上可能存在隐藏的风险,所以我们还是欢迎托管的。
  行业格局已成,新平台再无机会?
  随着各地经侦对部分平台的突袭调查,很有行业人士惊呼行业拐点来临,以后就是少数几家大平台的天下,但其实并非如此。
  现在谈行业拐点或者行业格局仍言之过早。
  笔者断言,真正行业拐点到来时,必然伴随着数家大平台的倒闭,但这也是是黑马平台崛起的最佳时机。
  为何有此分析?实在是因为当前P2P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续。国内P2P从纯线上到目前O2O(线上资金端,线下项目端),但行业格局已经大致敲定的部分目前仍只涉及到资金端,项目端目前仍未有明显的变化。鉴于P2P的本质属性仍离不开金融,未来项目端将成平台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资产端的行业布局再生变革也并非不可能。
  实际上,互联网的垄断性更甚于传统行业,在P2P行业的体现就是在入口和流量上。此前,少数几家大平台凭借资金和先发优势在线上发力,拉拢了不少投资人。并以此为入口,拿下了不少担保机构或项目。
  但在线下这块,不管是合作机构,还是直属部门开发的项目,其实都没脱离项目同质化严重(竞争太激烈)、项目以次级贷为主、成本太高利润空间小(直营模式的平台尤甚)、人才少风控体系落后(以银行做对比就知道了)的等尴尬。而随着近几年经济大势的下行,绝大多数作为借贷方的大中小经济体将不如从前,此前用来转嫁平台风险的担保机构、典当机构和小贷机构也越来越吃紧(甚至不少国字号担保机构也遭殃了),如果不另辟蹊径积极应对的话,平台的坏账率只会越来越高,极有可能在会迎来真正的拐点。这时候体量太大的平台不容易挣脱,轻量级的平台却船小好掉头,只要找准了掉头方向(寻找到新的商业模式),未必不能成为新的P2P巨头。
  至于新的盈利模式嘛,大家可以借鉴Lendingclub。它并非做的普通借贷,而是根据美国的国情和消费习惯专做信用卡还款,才能占据一席之地——这已经不能只简单的归结于征信体系的完善,而是真的要做细分市场另辟蹊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Q 

黄金之家论坛    黄金论坛   白银论坛 X3.4 贵金属投资论坛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于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