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聃 媒体人
新华网日前从中国证监会网站获悉,广东已决定率先全国,从广州开始试点推动开展中小学金融理财知识教育试点工作。在广东省证监局大力推动下,广州市已有36所中小学将在今年9月份秋季开学时,正式试点开设金融理财知识教育地方课程。由此,广州将成为国内首个将金融理财知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地方课程体系的试点地区。
学习股票证券知识要从娃娃抓起?广东试点在中小学开设金融理财课程的消息传出后,在网上引起了争议。不少人认为,在股市一路大跌的现实背景下,鼓励中小学生学习炒股知识,可能误导下一代。
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我的看法是:让孩子学习金融与证券知识,不是坏事。至少从新闻内容来看,股票知识并不是广东教育部门拟纳入教育的唯一内容,在此之外,还有金融与理财知识的学习。倘若我们承认,我们早已身处风起云涌的经济社会,那么就应当预见到,即将成长起来的一代,与金融理财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密切。那么,让孩子们提前学习相关知识,让其成为个人素质的一部分,就有着必要性。
不过,中小学生学习股票知识,应遵从自愿原则,不宜强制。现在的中小学校,课程已足够多,此时再增加一门课程,就意味着增加学生的日常负担,令其疲于应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金融证券知识的传播真正起到作用,就应尊重孩子们的兴趣,让其成为选修课。如此,相关知识的传授也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应。
强调股票知识教育不宜强制,另一个原因在于:股票以及理财技能,绝非通过“学习”就能轻易获得的。理财是一种能力,能在股市中进退自如,亦需要经过长期实践。所以,对于中小学生,学习金融证券知识,只是一种“提前准备”,而不是生存的必备能力。
不应否定“学习金融证券知识从娃娃抓起”的价值,但应该对相关课程的推进过程,保持慎重。在日常的中小学教育中,事实上已有太多的良好制度设计,最后沦为形式化的运动,变成学生的负担,金融理财知识教育理当避免踏入此误区。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