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主要产油国将于下月召开非正式会议,各方代表纷纷放出将要讨论冻产的消息。虽然市场分析人士均不买账,并不看好冻产前景,但现状或许迫使OPEC“大佬”沙特“真心真意”求冻产。
4月多哈会议的无果而终通常被认为是沙特阿拉伯主导的冻产计划不太可能成功的最佳例证。然而,现状却是沙特参与冻产协议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此前,沙特在油市的一系列行动均是为了对抗美国页岩油,从而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2014年,沙特占全球石油产量的比例从10.6%下降至10%,而整个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市场份额也从32.7%下滑至32.3%。与此相反,美国则持续增产。
过剩的石油供应导致油价在2015年初暴跌至50美元/桶,而在针对伊朗的制裁解除后,更是进一步下跌。虽然油价下跌半年后,美国的产量水平才受到影响,但总体来说,沙特最终还是达到了其限制页岩油的目的。
美国的石油产量目前与两年前的水平相近,预期还将进一步下降。同一时段,沙特则将产量提高了几乎100万桶/日。过去两年内间,沙特占全球产量比从10.53%上升到11%,而2013年一季度该数字仅为10.2%,由此可以判定沙特已达到了扩大份额的目的。因此,其也没有理由再继续实施过度生产拉低油价的政策。
另一方面,沙特恶化的国内经济也将促使该国对产量妥协。过去两年的“石油战”导致沙特的外汇储备下跌23%,而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15年时也上涨到15%。
此外,由于与处于战乱中的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等国邻近,沙特不得不提高军费开支。2015年,沙特的军费开支达到了872亿美元(占GDP的13.7%),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与中国。
同时,沙特繁多的社会项目也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迫使当局不得不通过加税与削减福利和补贴作为应对,但这影响了沙特国内的社会稳定性,甚至可能增加爆发“阿拉伯之春”式革命的可能。
在4月多哈冻产谈判失败后,油价一直低于50美元/桶。这就意味着市场供需平衡正向需要冻产的方向发展。如果此前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没有放风称沙特愿意再次讨论冻产,现时油价应已跌至40美元/桶,甚至更低的水平。
沙特在4月多哈会议最后一刻退出冻产,或许是为了此后继续增产及评估市场反应做准备,更是为了保住在日后谈判中的主导低位。显然此次沙特是认真考虑与俄罗斯及其他产油国达成冻产协议,稳定油市。这意味着油市最艰难的阶段就快过去了。
【坤鹏谈金】寄语:
我这里没有百分百准确的做单方案,也没有零风险的投资计划,但是却有稳健收益的方法,扫单不害怕,好的心态也能成就好的未来,引领仓位的增值,成就千万的财富!做到最后的盈利,那我们就是赢家。
|
|